11月17日,千里科技(601777.SH)披露重要股東減持計劃:持股19.91%的第二大股東重慶江河匯企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江河匯”),擬在公告披露15個交易日后的三個月內,通過大宗交易向潛在優質投資人定向減持不超過9042.20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減持窗口期正處于公司赴港IPO的關鍵推進階段。
千里科技的前身為1992年創立的力帆科技,旗下“力帆摩托”曾是國內知名品牌,公司于2010年登陸上交所。2024年,人工智能領域代表人物印奇出任董事長,標志著公司戰略轉型加速;2025年2月,公司正式更名為“千里科技”,明確聚焦“AI+車”發展方向。目前,公司業務已形成終端與科技兩大核心板塊:終端業務覆蓋摩托車與汽車領域,擁有“力帆、派方”摩托車品牌及新能源汽車品牌“睿藍”;科技業務則主攻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研發,打造AI智行開放平臺。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第一大股東為重慶滿江紅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29.85%;江河匯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19.91%。
江河匯的減持動作與公司港股IPO進程高度重合。2025年10月16日,千里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招股書中顯示,吉利及其關聯企業是公司的重要戰略合作客戶,既是公司的最大供應商也是公司最大客戶。報告期內(2022年至2024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吉利及其關聯企業合計采購金額為40.22億元、33.87億元、19.63億元及10.49億元,分別占同期采購額的50.4%、50.1%、29.3%及29.7%。同期,公司來自吉利集團的收入分別為34.23億元、22.49億元、21.44億元及13.78億元,分別占收入的39.7%、33.6%、30.8%及33.2%。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千里科技近幾年盈利壓力不斷增長。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67.68億元、70.35億元、69.4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1.79%、3.94%、44.27%;凈利潤分別虧損2.62億元、3.29億元、1.78億元,分別同比降低253.85%、25.45%、7.68%。
招股書顯示,千里科技港股IPO募集的資金將用于實施AI驅動戰略,增強智駕研究;分配至上游產業鏈整合資源及構建海內外銷售服務網絡。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趙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