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晚,大悅城地產(00207.HK)公告稱,在當日舉行的法院會議上,親身或委派代表出席法庭會議并投票的計劃股東,已批準通過私有化的決議案。這家在港交所上市12年的商業(yè)地產巨頭,即將迎來告別時刻。

公告顯示,截至法院會議日期,大悅城地產發(fā)行的股份總數為142.31億股,而賦予持有人出席法院會議、并就該計劃投票的股份總數為47.30億股。
在法院會議上,合共30名代表26.91億股計劃股份中央結算系統(tǒng)參與者投票贊成批準該計劃的決議案,而合共4名代表1678.31萬股計劃股份中央結算系統(tǒng)參與者則投票反對批準該計劃的決議案。根據公告,大悅城地產上市地位將于11月27日正式撤銷。
早在7月31日,大悅城地產的控股公司大悅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悅城控股集團”)就發(fā)布公告稱,大悅城地產將通過協議安排的方式回購股份,并計劃在香港聯交所撤銷上市地位,回購的總代價約29.32億港元。
在股權結構方面,協議安排前,大悅城控股集團持股64.18%,得茂持股2.58%,計劃股東持股33.24%。協議安排后,大悅城控股集團持股比例將增至96.13%,得茂持股3.87%。
這意味著,如果私有化通過并落地,大悅城控股集團將幾乎全部控股大悅城地產。
對于私有化的原因,大悅城控股集團此前在公告中表示, 近年來在行業(yè)周期性發(fā)展的影響下,大悅城地產的市場表現呈階段性波動,流動性也隨之承壓。本次交易是積極應對市場環(huán)境變化的戰(zhàn)略舉措,將顯著優(yōu)化公司治理框架,整合組織架構與股權結構。交易完成后,集團將增厚對大悅城地產的權益,有利于提升公司歸母凈利潤。

公開資料顯示,大悅城地產成立于1992年,2013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是中糧集團旗下的房地產業(yè)務平臺,主要從事開發(fā)、經營、銷售、出租及管理綜合體和商業(yè)物業(yè)。
截至2024年末,大悅城地產已經布局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qū)、成渝、長江中游等五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及周邊輻射區(qū)域,成功進駐中國內地24個城市及香港,擁有或管理32個大悅城、大悅匯和其他商業(yè)項目,同時開發(fā)部分住宅項目及酒店等。
2024年年報顯示,大悅城地產在山東布局項目包括煙臺大悅城、濟南大悅城和青島即墨大悅春風里。其中,煙臺大悅城2024年實現租金收入為6930萬元,出租率為93%;2025年上半年租金收入為3170萬元,出租率為92%。
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大悅城地產實現營業(yè)收入198.3億元,同比增長49.42%;凈利潤為-2.94億元,出現多年來首次虧損。今年上半年,大悅城地產營業(yè)總收入為81.2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5.8%;凈利潤為1.05億元,同比下降26.6%。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楊佳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