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地處黃河故道、運河之濱,是山東北大門,處于環渤海經濟圈、京津冀經濟圈、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以及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交匯區域,自古就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近年來,德州市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創新工作思路,優化空間布局,解決民生痛點,運用“片區規劃”思維推動城市更新,實現城市更新從單一項目實施向系統規劃引領的轉變,城市更新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構建更新體系
完善城市更新頂層設計
德州市注重頂層設計,編制《德州市中心城區城市更新專項規劃》,明確城市更新行動目標、重點任務、建設項目和實施時序,為城市更新行動提供科學指引。
創新片區思維,優化城市空間布局。當前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發展階段,城市規劃建設應從整體出發,改變以單一地塊為單元,散點開發、單線推進的舊模式。德州市打破傳統規劃落地難問題,按照“片區規劃”思維,將中心城區劃定九大片區,逐一梳理片區內道路出行、教育醫療、養老托育等方面配套短板,謀劃城市更新項目,納入城建計劃分批次實施。
編制專項規劃,支撐更新項目落地。編制完成《德州市中心城區社區生活圈專項規劃》、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和重點片區城市設計,健全完善“專項規劃—片區策劃—項目實施方案”的規劃實施體系,推動城市更新行動全面實施。
深化詳規改革,推動土地混合利用。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實現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全覆蓋。推動土地混合開發利用,打破傳統土地房產單一功能限制,復合發展養老、醫療、餐飲、商超等多種業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綜合利用水平。
規劃引領更新
升級城市更新策略方式
德州市堅持規劃引領,打破各自為政的規劃局限,將片區作為整體研究對象,統籌分析交通、公共服務、土地權屬等要素,實現從單點更新向系統重構轉變。
優化片區道路網絡,暢通交通微循環。在片區規劃中,拓寬主干路、打通斷頭路、織密支路網,新規劃支路依托用地單位實施,讓城市毛細血管更加通暢、人民出行更加便捷,真正實現“小街區、密路網”城市道路格局。
補齊公共服務短板,集中配套解難題。創新15分鐘鄰里匯、5分鐘社區坊生活圈建設模式,按照片區統一集中配套原則,在片區內集中規劃公共服務設施,補齊片區配套短板,提高使用效率,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片區環境。
調整發展功能定位,老舊建筑換新顏。通過片區整體謀劃,對片區內房齡超50年的公共事業單位建筑重新選址辦公區域,實現原單位順利搬遷、地塊同步掛牌出讓,解決了辦公難題,增加了政府收益,美化了市容市貌。
優化規劃土地政策,閑置用地生新機。全面梳理片區范圍內空閑地塊,通過優化審批流程、科學調整地塊商住比等方式,推動地塊重新啟動建設。對面積小、分布零散的小地塊,因地制宜改造為停車場、口袋公園、鄰里中心,補齊城市功能短板。
加速城市更新
賦能城市品質蝶變躍升
德州市加速推進城市更新,對中心城區舊住區、舊村莊等七大類更新資源進行系統摸底、更新評估、科學規劃,實施社區民生改善、公服均衡布局、歷史文化傳承、街區活力激發、城市風貌提升、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空間營造七大城市更新行動。
城市品質功能實現顯著提升。完善片區道路網絡,打通城市交通堵點卡點,居民出行更加便捷。通過社區生活圈規劃精準識別居民需求,形成5—15分鐘步行可達的便民服務網絡,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居民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引入商業新業態,豐富原有商業新場景,實現土地利用效率與城市空間品質的雙重升級。
老舊小區改造找到科學路徑。創新實施滿電回家行動,配置電動自行車充電端口,有效解決飛線充電難題。堅持政府引導、業主主體、多方支持,全面推行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解決群眾出行難題。推進水氣熱專營設施改造和用電自管小區電力設施改造移交,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消除用電安全隱患。
城市更新要素得到全面整合。立足城市整體發展戰略,片區通過“規劃統籌—要素整合—機制創新”的路徑,將空間布局優化、產業業態升級、民生需求保障等核心目標納入統一規劃體系,通過前瞻性頂層設計明確更新方向與實施路徑,避免碎片化改造導致的資源浪費與功能脫節,為以片區為實施單元的城市更新提供范例,推動城市更新工作從“試點探索”向“全域推廣”邁進。
片區思維更新
開創科學更新德州實踐
頂層設計是引領城市科學更新的關鍵。德州市建立“市級專項規劃—片區更新謀劃—項目實施方案”三級體系,將生活圈規劃研究納入片區更新規劃內容,確保公共服務設施與生活圈布局精準匹配。區級政府積極謀劃項目實施,確保更新項目具備可實施能力。
政策創新是推動城市高效更新的核心。德州市探索“混合用地”機制,采用商住混合、公共服務設施與商業混合建設的開發模式,提升土地復合使用效率,激發社會資本參與城市更新行動的積極性。推廣“規劃留白”機制,預留公共服務、綠地等彈性空間,適應未來發展需求。
公眾參與是保障城市精準更新的前提。德州市深入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以需求為導向,充分征求居民、企業意見,建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評估效果、鞏固提升的工作路徑,提高更新方案的需求適配度、社會認同度,真正實現“規劃為民、更新惠民”。
(德州市委常委、副市長 樊廷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