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BOSS直聘(NASDAQ:BZ,HK:2076)發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期內公司實現營收21.63億元,同比增長13.2%;經營利潤為6.87億元,同比大增108.1%;凈利潤為7.75億元,同比增長67.2%,創下歷史新高。
值得關注的是,第三季度,BOSS直聘企業端日均活躍用戶環比增幅三年來首次超越求職者端,且藍領收入占比創下歷史同期新高。截至2025年11月21日,公司股價較年初上漲48.67%,這也使得BOSS直聘成為港股科技服務板塊中最具韌性的增長型標的之一。

企業端活躍度反超求職端
今年三季度,BOSS直聘平臺活力顯著提升,新發布職位數同比增長25%,平均月活躍用戶數達到6380萬,同比上漲10%。值得關注的是,本季度企業端日均活躍用戶的環比增幅三年來首次超越求職者端。
這一趨勢的背后,是中小企業與藍領行業招聘意愿的強勁復蘇。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平臺過去12個月內付費企業客戶數已達680萬,同比增長13.3%。其中,員工規模小于100人的小微企業貢獻了顯著的新增職位量,尤其在制造業、物流倉儲和生活服務領域,企業為快速填補崗位缺口,更傾向于通過平臺進行高頻、精準的職位發布。
企業端需求的旺盛,與行業結構性機會密切相關。從崗位分布來看,AI、機器人技術相關領域,以及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成為招聘需求的核心驅動力。今年三季度,AI產品經理、大模型算法、SLAM算法等崗位同比大幅增長,裝配工程師、自動駕駛系統工程師等技術類崗位需求增速顯著。
與此同時,BOSS直聘AI戰略的深度滲透也極大提升了企業端的使用體驗。BOSS直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鵬表示,公司正積極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與平臺技術、產品及運營體系的深度融合,逐步將AI打造為提升用戶體驗、增強服務能力、實現高效運營的重要驅動力,使求職者與招聘方雙方持續受益。趙鵬進一步表示:“我們也在審慎探索更多特定應用場景下,AI招聘向全流程托管或交付服務模式演進的可能性。”

企業端活躍度的變化也反映在平臺的收入結構上。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來自企業客戶的線上招聘服務收入達21.5億元,占總收入的99.5%,同比增長13.6%;而來自求職者的增值服務收入僅為0.2億元,占比不足1%。有市場人士認為,這一收入結構印證了平臺“順周期”商業模式的特征:平臺的業績增長與企業招聘活躍度正相關,而非依賴求職者付費。從客單價上看,BOSS直聘過去四個季度的企業付費單價分別為1192元、1170元、1180元、1166元,整體保持穩定。這也意味著,BOSS直聘仍然是通過拉高客戶數,而非拉高客單價的商業增長策略。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投資部副主任袁帥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對企業端與求職者端活躍度差異作出了分析。他指出,企業端活躍度上升,反映出當前企業招聘需求整體回暖,尤其是在政策支持背景下,中小企業恢復擴張態勢明顯,招聘意愿顯著增強。此外,季節性因素也可能促使企業集中釋放崗位需求。
相比之下,求職者端活躍度增長較為平緩。袁帥認為,這一現象背后仍是就業市場的結構性矛盾:一方面,高技能人才處于供不應求狀態,求職者議價能力較強,無需頻繁更新簡歷或主動求職;另一方面,傳統行業崗位競爭激烈,部分求職者因就業信心不足或技能與崗位不匹配,降低了求職積極性。同時,靈活就業與自主創業群體的擴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傳統招聘平臺的依賴。
“長期來看,若企業端需求持續旺盛而求職者供給不足,平臺可能面臨崗位空置率上升的風險。平臺需通過拓展新興行業崗位、吸引海外人才等方式平衡供需。”袁帥表示。
藍領收入占比創歷史同期新高
2025年第三季度,BOSS直聘在藍領行業及三線以下城市(下沉市場)的收入實現顯著增長,藍領業務收入占比達到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公司數據顯示,制造業已連續5個季度成為平臺收入增速最快的細分行業,物流運輸、住宿餐飲等生活服務類崗位需求也同步回暖。
據第三方數據機構灼識咨詢預測,2026年中國藍領線上招聘市場規模將達152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36.3%。在此背景下,BOSS直聘通過“價格調節供需”機制,將崗位劃分為付費競招與免費普通兩類,使企業為高競爭性崗位支付溢價,在保障求職者體驗的同時提升平臺收入效率。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5年7月,BOSS直聘新藍領人群月活躍用戶規模約為行業第二、三、四名總和,用戶集聚效應推動網絡效應持續增強。
在拓展藍領市場的同時,平臺也持續加強對就業弱勢群體的服務。通過“海螺優選”認證機制,平臺為高齡、低學歷、殘障人士等群體提供經過審核的穩定崗位、清晰薪資說明及就近工作推薦,每日覆蓋百萬級求職者。第三季度,招聘者向超過30萬殘疾人發起逾1500萬次聊天/聯系,超過65萬名50歲以上求職者與招聘者達成進一步溝通意向,高中及以下學歷求職者人均收到主動溝通邀請超過50次。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副主任袁帥指出,平臺對弱勢群體的支持有助于擴大就業公平,體現其社會責任。
針對弱勢群體就業支持,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建議,平臺可進一步開發無障礙求職工具(如語音交互、手語翻譯功能),優化算法以匹配低門檻崗位,并聯合公益組織推出定制化崗位與技能培訓,構建更包容的就業生態。
在求職端服務方面,BOSS直聘上線了AI求職助手,為用戶提供職位推薦、答疑和簡歷優化建議,并面向學生和職場新人開放了AI模擬面試工具,第三季度完成模擬面試的求職者活躍度環比提升,求職達成量環比繼續增長。此外,平臺積極拓展兼職場景,鼓勵企業發布更多兼職崗位,當季新增發布的兼職崗位達百萬量級,并圍繞“短期零工”“容易上手”“體力零工”“汽車代駕”等21個主題模塊進行產品與算法優化,提升人崗匹配效率。
年內股價漲幅達到48.67%
BOSS直聘的資本市場表現同樣亮眼。截至2025年11月21日,公司股價較年初上漲48.67%,這也使其成為港股科技服務板塊中最具韌性的增長型標的之一。
股價的強勢表現,與其持續改善的盈利能力密切相關。2025年第三季度,平臺銷售與營銷費用為3.94億元,同比下降24.6%;公司經調整歸母凈利潤為9.9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2%;銷售凈利率為32.29%,經調整凈利潤率為32.98%。2025年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5.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5%,顯示出強勁的自我造血能力。
在股東回報方面,公司展現出了積極的姿態。2025年8月,BOSS直聘宣布實施“年度股息政策”,擬于2025年10月派發約8000萬美元現金股息,成為近年來少有的主動分紅的互聯網平臺之一。此舉不僅傳遞出管理層對現金流與盈利可持續性的信心,也吸引了養老、保險等長期資金的關注。與此同時,公司在2025年7月完成自2022年港股上市以來的首次公開增發,共發行3450萬股H股,募資凈額約22億港元,其中10%的股份向散戶開放,市場總體認購超額逾3倍,顯示出投資者對公司長期價值的高度認可。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多家券商發布研究報告表示看好BOSS直聘前景。其中,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花旗等機構對BOSS直聘持買入/增持評級。經濟導報記者梳理機構研報發現,這些機構普遍認為,AI技術有望持續為BOSS直聘用戶帶來更好體驗。此外,第三季度,多家國際長線基金繼續增持,其中包括Capital Group、T.Rowe Price、Baillie Gifford、Black Rock、Schroders、UBS Group等知名機構。
基于當前業務發展態勢,BOSS直聘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總收入介于20.5億元至20.7億元之間,同比增加12.4%至13.5%。
從前瞻的戰略布局到持續的價值創造,BOSS直聘展現出了穿越周期的能力與韌性。正如趙鵬所言:“不確定性是企業成長與進化的沃土。在逆風中淬煉筋骨,在天氣轉好的時候就可以走得更遠。”如今看來,這份在周期波動中錘煉的內功,無疑為企業未來的厚積薄發鋪就了道路。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石瀟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