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制造”“太空旅游”是什么?11月25日,國家航天局印發《國家航天局推進商業航天高質量安全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下稱《計劃》)。《計劃》明確提出,支持商業航天主體圍繞包括太空制造、太空旅游在內的多項全新領域,創新商業模式,發展新興業態。而隨著《計劃》的印發,一條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清晰地展現在世人眼前。
提起我國的航天事業,公眾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空間站建設、火星探測、北斗導航等偉大成就。尤其是隨著北斗三號全球組網的完成,涵蓋交通與物流、氣象監測、消費電子等領域的商業航天應用隨之全面鋪開。
所謂商業航天,是指由企業主導的航天活動,以市場化運作推動航天技術發展和應用。《計劃》適時提出競爭性開放國家科研項目,讓商業航天主體參與到先進航天推進技術等前沿領域的國家重大專項中,通過完善知識產權制度、搭建地方技術成果轉化中心等舉措,為國家航天科技成果向商業領域轉化鋪平了道路。同時,《計劃》還推動國家民用測控站、火箭發動機試車臺等大型設施向商業主體開放,統籌民商地面基礎設施需求,協同推進商業航天發射場建設,并且建設商業衛星數據共用可信平臺,推動民商航天標準統一,最終為商業航天降低發展成本,提升效能。
值得注意的是,《計劃》還將太空制造、在軌維護與服務、太空旅游、太空生物制藥等商業航天的全新業態展現了出來,給公眾以無限遐想。尤其是支持太空制造、太空旅游等新業態攻關,此舉不僅能挖掘大眾消費與高端產業需求,還能推動行業從傳統衛星應用向多元化航天經濟延伸,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從成果轉化到設施開放,再到支持新業態攻關,《計劃》清晰規劃了一條通過創新新業態商業模式,拓寬產業價值轉化路徑,最終實現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而商業航天,這個萬億級的全新產業,必將循著這條路徑加速發展,實現“騰飛”。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