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A股光模塊龍頭中際旭創(300308.SZ)大漲13.25%,報收543.22元/股,股價創歷史新高,成交額達329.75億元,居A股第一,總市值破6000億元大關,達到6035.82億元。這波漲幅將中際旭創A股市值排名拉至第13位。
11月27日,中際旭創股價先上漲,后回落,盤中一度創下558.77元的歷史新高。截至收盤,其股價下跌3.54%,報收524元/股,市值為5822.26億元,排在A股第14位,在魯股中居于榜首。

除中際旭創外,11月26日,光模塊(CPO)板塊集體走強。消息面上,據媒體報道,Meta計劃自2026年起通過谷歌云租用TPU算力,并于2027年在自有數據中心部署谷歌TPU,交易規模或達數十億美元。
此次交易被市場解讀為谷歌將在AI算力領域挑戰英偉達,其產業鏈將被重新估值。有機構研報預估,2026年,谷歌TPU中位數出貨量預期為400萬顆。
值得注意的是,有市場消息稱,中際旭創是谷歌光模塊供應商。不過,這一傳聞未能得到明確證實。有媒體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中際旭創,工作人員表示,本次股價上漲受綜合因素影響,至于公司的“具體合作包括訂單都不方便透露”。
根據中際旭創此前公布的股東信息,谷歌資本(Google Capital)自2014年入股中際旭創,截至2021年底持有2.47%股份,為其第十大股東。但此后淡出前十大股東之列。
其實,中際旭創股價的上漲從2023年便已開始,今年4月份后更是“一飛沖天”,持續波動上漲。11月27日,中際旭創股價盤中最高觸及558.77元,為歷史最高價,較4月9日年內最低點67.2元大漲732%。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初至今,中際旭創股價累計漲幅已超340%;而自2023年以來,該公司股價漲幅更是超過1900%。
中際旭創股價“火箭式”上漲或與近年來算力行業高景氣有關,但其業績方面的優異表現也為之提供了“強力”支撐。
中際旭創成立于2005年,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發行價為20元/股,注冊及辦公地址均位于煙臺市龍口市。其作為全球領先的光模塊供應商,具備端到端的光通信解決方案能力,技術實力強勁。
近五年來,中際旭創營收、凈利一直保持增長態勢。2024年,該公司營收、凈利更是實現“雙翻倍”。財報顯示,2024年,中際旭創實現營業收入238.62億元,同比增長122.64%;歸母凈利潤為51.71億元,同比增長137.93%。

今年前三季度,中際旭創營收、凈利已超過去年全年。2025年三季報顯示,報告期內中際旭創實現營業收入250.05億元,同比增加44.43%;歸母凈利潤71.32億元,同比增加90.05%。
在三季報中,中際旭創提到營收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資本開支的增長帶來800G等高端光模塊銷售的增加。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自2025年一季度起,中際旭創光模塊800G訂單需求持續釋放,出貨量保持季度環比增長;而到2025年三季度,該公司重點客戶開始部署光模塊1.6T并持續增加訂單,未來幾個季度1.6T出貨量有望持續增長;預計2026-2027年其他重點客戶也將大規模部署1.6T。
據悉,中際旭創為云數據中心客戶提供200G、400G、800G和1.6T等高速光模塊,為電信設備商客戶提供5G前傳、中傳和回傳光模塊,應用于城域網、骨干網和核心網傳輸光模塊以及應用于固網FTTX光纖接入的光器件等高端整體解決方案,在行業內保持了出貨量和市場份額的領先優勢。
根據基金三季報,寧德時代、貴州茅臺基金持倉量排在前兩位,中際旭創則排在基金持倉市值的第三位,其股票在三季度被基金大幅加倉,基金持倉總市值超過了1100億元。
Wind數據顯示,1158只基金持有中際旭創,持股市值1110.68億元,較二季度末增長287.89%,占流通股比例高達24.89%。
國盛證券認為,光模塊行業正迎來“量價齊增”發展局面。當前,1.6T光模塊零售價格大幅上漲;800G及以下產品需求旺盛且覆蓋范圍廣,降價速度明顯減緩,呈現企穩態勢。這一現象源于供需兩端的多重因素共振:需求側,全球云廠商資本開支持續上修,算力建設需求旺盛;供給側,技術迭代加速,頭部廠商積極擴產滿足增長需求。隨著全球算力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技術迭代持續加速,光通信產業鏈將維持高景氣度。
中際旭創也對公司未來業績表現持樂觀態度。其在10月30日召開的電話會議中表示:“今年以來,行業需求快速增長,海外大客戶持續上調資本開支指引,增加AI數據中心的建設規劃,提出了對2025—2026年光模塊的明確需求指引。伴隨著AI算力需求的持續增長,光模塊行業保持高景氣度和高確定性,預計公司2026年仍將保持較好的行業增長趨勢。”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賈義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