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國際油價“變臉”。
5月3日,以沙特為首的OPEC+八國達成協議,將在6月再度增產41.1萬桶/日。這是該聯盟繼4月意外宣布5月同等規模增產后,連續第二個月打破市場預期。
受此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回落,WTI跌破60美元/桶大關。不少人想起2016年國際原油價格跌破30美元/桶的情況,國際原油價格會跌破30美元/桶大關嗎?
原油價格出現回落
OPEC+是由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其他一些主要產油國組成的聯盟,旨在通過協調產量來穩定國際油價。自2020年以來,OPEC+采取了一系列減產措施,以應對需求下降帶來的價格崩潰。然而,隨著市場形勢的改善,OPEC+也在逐步調整產量。近期,有國家建議OPEC+在六月再次加速增產,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金聯創原油分析師胡雪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計算,OPEC八個國家6月增產后,將使4月、5月和6月的總增產幅度達到96萬桶/日,這意味著自2022年以來協議的220萬桶/日減產幅度已解除44%。
隆眾資訊分析師李彥表示,OPEC+加速增產意愿落地,增產計劃將提前一年完成。此前OPEC+的原定增產計劃是從2024年4月開始,至2026年9月止,增產總規模約220萬桶/日,平均下來大約是12萬桶/日的增產量,屬于相對溫和的增產力度。“目前大概率都將是41.1萬桶/日的增產力度,若后續月份均維持此增產幅度,則增產最快在今年9月即可完成,較OPEC+的原定增產計劃提前整整一年。”
除OPEC+增產計劃外,部分產油國的補償性減產也在推進,補償性減產自2025年3月開始,至2026年6月結束,分月來看,補償性減產力度為18.9萬桶/日—43.5萬桶/日。但沙特等國質疑哈薩克斯坦等國無法嚴格執行補償性減產,導致該舉措可能淪為形式。這也可能是目前OPEC+增產加速的一個原因。
在李彥看來,雖然美國關稅政策可能進行新的調整,對部分商品可能減免關稅,但自美國實施“對等關稅”以來,全球各大機構對需求前景的預測均出現大幅下調,尤其是市場風向標的三大機構對于需求增速預測的下調幅度在15萬桶/日—40萬桶/日不等,反映出當前市場對于需求前景的展望欠佳,全球原油需求大概率將在4月后出現轉弱趨勢。
就在5月4日,沙特向OPEC+內部違規超產的成員國發出了明確警告,要么回到既定配額范圍內,要么準備迎接更多的市場供應。
或將跌破40美元/桶
李彥認為,在美國加征關稅背景下,全球原油需求前景并不樂觀,大概率將表現欠佳。供應持續增長而需求轉弱,全球原油供需關系將從供應趨緊轉為過剩,且過剩幅度將進一步擴大。預計全球原油供應過剩幅度將從4月的86萬桶/日升至10月的172萬桶/日,供大于求的特征將愈發明顯。
對于任何商品而言,供需關系都決定其價格中長期的波動趨勢,原油也不例外。未來供應過剩壓力增強對國際原油價格的壓力不言而喻,疊加Trump已多次表示不希望油價過高、有消息稱沙特也不再堅持自身的額外減產,因此2025年國際油價難以出現顯著反彈,承壓運行將成為常態。
在山東一家煉油企業的副總經理周峰看來,此輪OPEC+增產計劃難以將國際原油價格打壓至30美元/桶以下。“我們判斷,原油價格會逐步降低,但再次跌破30美元/桶大關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出現極端情況。”
高盛則維持對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2025年均價分別為63美元和59美元的預期,同時預計2026年可能分別跌至58美元和55美元。估計全球經濟放緩或OPEC+自愿減產220萬桶/日的計劃完全逆轉,可能會在2026年將布倫特原油價格推至40美元的區間。高盛預計,在不太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下,布倫特原油價格將低于40美元。
與此同時,渣打銀行已轉為看空石油,在衰退擔憂的情況下,其將2025年油價預測下調16美元至61美元/桶。
“目前來看,若國際油價低于50美元/桶,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原油生產可能受到沖擊,這一價格對于布倫特原油依然是堅固支撐,因此短期內不排除布倫特價格有在55美元/桶—65美元/桶區間運行的可能性。”李彥分析。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