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由大眾報業集團《經濟導報》社主辦,山東省人工智能協會、山東省企業經營管理學會、山東省化妝品行業協會協辦的首期“大眾財經匯客廳”圓桌對話活動在濟南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智能重構未來—AI驅動企業創新與增長”為主題,聚焦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山東企業在AI賽道的突破提供戰略視角與實踐路徑。本次吸引了諸多優秀企業代表及行業專家參會。


活動主辦方《經濟導報》社副總編輯時超在致辭中表示,當前人工智能正以“重塑生產函數”的顛覆性力量,引領人類社會邁向智能文明新階段。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AI不僅深度改變生產生活方式與商業模式,更對企業戰略轉型、競爭力重構及組織變革提出全新挑戰。
《2025年人工智能發展態勢報告》顯示,全球AI領域風險投資已突破千億美元,中國在算力基礎設施、行業應用場景等方面優勢顯著。山東省《人工智能產業科技創新引領行動計劃(2025—2027年)》明確提出,將著力打造全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高地,至2027年形成100項可推廣的AI算法產品,為企業轉型升級帶來歷史性機遇,也對媒體賦能產業變革提出更高要求。

大眾財經智庫專家周忠高教授在致辭中強調,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構全球經濟格局與企業發展模式,其意義遠超技術突破,更是思維方式、生產方式與發展范式的深刻變革。從企業實踐來看,AI已全面融入研發、生產、營銷、管理等核心環節:研發端通過數據分析與模擬加速產品迭代,降低創新成本;生產端依托智能工廠與工業機器人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提升效率與品質;營銷服務端借助精準用戶畫像與個性化推薦優化消費體驗,增強市場競爭力。“AI已成為企業在數字時代構筑競爭優勢的核心要素。”周忠高表示。

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省自主創新促進中心主任李新峰在解讀地方政策時透露,山東正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場景應用—產業培育”全鏈條創新生態,目標到2027年實現算力規模14 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智能算力占比40%,培育10個以上行業級大模型、20家領軍企業、100家重大科創平臺,引育90名國家級及150名省級科技人才,打造500個全國領先的深度融合應用場景,實現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萬億元,建成全國重要的AI科技創新與產業應用高地。



活動期間,山東青年政治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王錚教授以“行業擁抱大模型的創新與挑戰”為題,解析大模型在垂直領域的落地路徑;科大訊飛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專家門瑋圍繞“通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分享技術落地的實戰經驗;濟南企閱文化創始人、人社部簽約AI專家講師王先濤則聚焦“AI賦能企業提質增效”,剖析工具應用與管理變革的協同邏輯。


在深度對話環節,嘉賓圍繞“AI時代企業核心競爭力重構:從工具應用到組織進化”“中小企業低成本接入AI的實踐路徑”等熱點議題展開深度研討,結合山東產業特點,為參會企業答疑解惑,強調AI應用需突破工具層面,推動組織架構、人才體系與文化理念的系統性變革,同時建議中小企業通過公共服務平臺、行業解決方案共享等模式降低技術應用門檻。

作為此次活動的重要成果,“大眾財經創新生態社群”正式啟動招募。該社群由《經濟導報》社牽頭搭建,匯聚政策資源、前沿技術解決方案、資本對接渠道及權威行業智庫服務,致力于打造“政策+技術+資本+智庫”四位一體的創新服務平臺。未來將通過定期主題活動、項目路演、政企對接會等形式,為企業提供政策解讀、技術咨詢、融資對接、管理賦能等全周期服務,助力山東企業在數智化浪潮中把握機遇、加速轉型。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荊超 石瀟懿 見習記者 趙帥 實習生 吳光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