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養老院可“試住”七天,山東創新舉措更好滿足養老消費個性需求

老年人口不斷增長的同時,養老需求日益細分
養老消費,如何更好滿足個性需求
選擇養老院可“試住”七天
網購商品有“先試后買”“七天無理由退貨”,你知道入住養老院也有先體驗后選擇的七天“試住”嗎?4月初,86歲的劉奶奶走進煙臺市老年福利服務中心,開啟了7天的試住,“如果住得好,我就不走了。”
這是山東提振養老消費的創新舉措:4月份,全省養老行業推出“百家養老機構試住周”活動,試住期間享受床位費全免、護理費及伙食費打折等優惠。這樣一來,既可以降低試錯成本,讓老人們能像網購商品一樣,不滿意就“七天無理由退貨”,也為養老機構提供了展示服務、吸引老年人的機會,帶動養老消費提質升級。
當一部分高齡老人走進當地養老院體驗康養服務時,還有大批六七十歲的活力老人登上了山東銀發旅游專列,奔赴“詩與遠方”。銀發旅游列車以“慢旅游”+“深體驗”為核心,列車上沒有奢華的裝潢,但每一處適老設計都透露出對老年人需求的關注:每個鋪位都有SOS一鍵呼叫按鈕,可以一鍵呼叫領隊和隨隊醫生;車廂臥鋪加寬,衛生間配備防滑扶手、安裝緊急呼叫系統;餐車為旅客提供低鹽低糖套餐;流動老年課堂同步開啟……

青島老年人赴泰安參加文化藝術交流節。
年齡一高一低,場景一靜一動。當供給端能同時回答好“如何讓高齡老人老有所依”與“如何讓活力老人老有所樂”,銀發經濟的藍海,方能在供需適配的齒輪咬合中澎湃涌動。
在山東,每4人中就有1位老人。2024年,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24.62%,總數突破2400萬。龐大的數字背后,是日益增長且分眾化態勢凸顯的養老消費需求。只有把握需求變化,才能夠激發和釋放消費潛力。
“不同年齡段的老年群體,體力和健康狀況差異明顯,消費核心訴求也各不相同。70歲以下老人更注重精神慰藉,熱衷于旅游、學習、社交活動;70歲以上老人則更關注生理健康。”佰瑞福青島分公司總經理朱俊杰介紹,基于此,他們的老年人綜合服務中心從醫、康、養、游、娛、學六個維度細分市場,為不同年齡層次的老人量身定制服務,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剛剛結束的赴泰安文化交流活動,包含演出和旅游項目,三天兩夜包吃包住,費用599元,共吸引500多人參加。
讓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同頻共振
近日,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省中醫院)副院長李剛在坐診時遇到這樣一位獨居老人:半夜起床上廁所,不小心摔倒,無法動彈,身邊沒有電話,家里也沒有智慧報警設備,在地上躺了5個小時后,才被家屬發現。
這樣的案例,屢見不鮮。走路怕摔跤,洗澡怕滑倒,如廁蹲起困難……老年人在居家生活中,各類場景都有可能遇到難處。
根據測算,我國每年有4000多萬老年人至少發生1次跌倒,其中50%發生在家中,衛生間、廚房等區域風險最高。
以往,適老化改造補貼主要面向經濟困難和特殊困難老年人。今年2月,我省印發《山東省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補貼實施方案》,將居家適老化改造納入以舊換新支持范圍,全省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都可以享受,單件產品補貼額度上限為其實際銷售價格的30%。補貼政策直接降低了老年人及其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的經濟成本,推動居家適老化改造從“兜底保障”向“普惠共享”跨越,以真金白銀激活消費市場。
今年以來,我省打出政策“組合拳”提振養老消費。
2025山東養老服務消費提振年暨“魯煥春欣”康養文旅消費季啟動,推出一系列標志性活動,為養老服務消費注入新活力。各市也紛紛結合自身特色優勢推出相應政策舉措,如青島市印發《關于促進青島市養老服務消費的行動計劃》,將推出12項舉措,從提升養老服務、發展銀發經濟、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等方面入手,全力提振養老服務消費。
同時,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參與、市場運作,引導各地推出一批標志性活動,增加新場景、新業態、新品牌;上下聯動、部門聯合,圍繞客流共享、活動共聯、載體共建,放大展會等活動消費帶動效應;聚焦供需對接,有效滿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用文旅康養體”等多方面需求。
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同頻共振,市場端很快顯現變化。前不久,濟南舉辦的銀發經濟品質消費特色大集,吸引了近萬名市民參與,活動現場,適老化改造樣板間成為焦點,防滑處理的衛生間地面、可升降的智能洗手臺盆、跌倒告警系統等各類適老化產品,讓不少體驗者當場簽約。
政策激發市場潛能,需求牽引產品供給,供給又創造新的需求。許多企業敏銳捕捉到這一趨勢,迅速作出響應。比如,針對越來越多家庭在裝修或房屋改造中對適老化產品的需求,山東一家養老服務公司專門成立服務團隊,提供上門定制服務。
做好“細”“適”“信”文章
在淄博市博山區大辛社區,藺志鳳老人的肩膀一不舒服,只需通過一個電子產品,就能在線呼叫按摩理療服務。該智慧健康養老終端產品由當地養老服務企業與百度聯合研發,通過該產品,老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上門送餐、出行陪醫、幫辦代辦、助浴維修等各項服務。
在泰山景區,老年人身著輕便的外骨骼機器人,輕松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科技賦能,讓“老當益壯”不再是夢。
隨著養老需求日益細分,銀發經濟賽道不斷拓寬,對養老服務供給提出了更高要求。想要進一步激發養老消費活力,就必須答好更多“加分題”。

老年人在青島市佰瑞福老年人綜合服務中心的書畫創作區進行書畫創作。
要在“細”上下功夫。有調研顯示,對于中低收入老年群體,一些智能化產品并不實用。還有一些老年人對智能設備存在抵觸情緒,導致政府補貼的智能化產品長期關機。青島市養老服務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張志勤舉例說,身邊既有能熟練操作最新款智能手機的老人,也有人仍在使用老年機。這充分說明,養老消費市場需要精準細分,產品和服務更要分層分類,以滿足不同年齡層次、健康狀況及經濟能力老年群體的多元需求。
要在“適”上做文章。張志勤說,過去的老年旅行團往往存在價格低廉但行程緊湊,且夾雜購物、推銷環節的問題。如今,老年人的旅游需求已發生顯著變化,他們在注重舒適度和安全性的基礎上,更加追求旅游過程中的文化內涵、情感互動與研學體驗。“供給側需深入了解老年人的消費心理、需求和場景,提供契合老年人特點且與時俱進的產品與服務。”
要在“信”上下力氣。一段時間以來,一些騙局盯上老年人的錢包,打“親情牌”、挖消費陷阱。多位受訪的旅行社、養老機構負責人表示,市場上各類“坑老”騙局頻發,這不僅使老年人遭受經濟損失,更讓老人及其家屬對正規的老年產品和服務產生信任危機。因此,守護老年人消費安全,既需要有關部門強化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也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給予老年人更多真誠關愛。
(大眾新聞記者 劉笑笑 田汝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