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獲悉,為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進一步創新拓展應用場景,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快人工智能賦能重點領域高質量發展的推進方案》(下稱《推進方案》)和《關于支持人工智能全產業鏈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政策措施》),近日以省政府辦公廳文件印發。
《推進方案》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從產業發展、生活消費、政務服務3個方面,聚焦13個重點領域,逐一明確賦能應用方向、具體目標和重點模型支撐,深度拓展應用場景。
在產業發展方面,選擇化工、鋁業、鋼鐵、礦山開采、高端裝備、生物醫藥6個產業領域,作為推進重點。這些領域是山東的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有基礎、有需求、有潛力,急需通過規模化應用進行產業重塑,鞏固提升發展優勢。比如,化工,是山東第一大產業,主要是依托行業通用數據集和數據共享平臺,加速垂直大模型訓練,推動生產全鏈條智能控制,近期提高安全生產水平,中期提效降本節能,長期提升研發及高端產品占比,推動化工行業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
在生活消費方面,選擇家居、出行、醫療、文旅4個領域,作為推進重點。通過人工智能賦能,培育新型消費熱點、提升群眾生活品質。以文旅領域為例,《推進方案》提出,加大全息投影等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重現儒家文化、齊文化等傳統文化禮儀場景,實現文化遺產從靜態展示向活態傳承質變升級。
在政務服務方面,選擇數字政務、社會治理、公共安全3個領域,作為推進重點。這些領域覆蓋了政府治理的核心環節,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和數據基礎,通過人工智能賦能應用,提供便捷化、精準化、個性化服務,大幅提升服務效能和水平。
《政策措施》“一攬子”推出28條具體措施,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包”。一方面,省級財政統籌整合10億元資金,支持人工智能發展重點集群、重點平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除個別明確期限政策外,都延續支持至明年年底,還將設立人工智能產業基金;另一方面,創新推出“算力券”“模型券”“語料券”“數據集”等方面支持政策,發揮引導和撬動作用,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強勁支撐。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