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股轉系統官網顯示,6月27日,山東新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龍股份”)披露公開轉讓說明書,公司正式申請掛牌新三板。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新龍股份于2022年9月進行上市輔導備案,目前仍處于輔導階段。2024年度,該公司實現營收5.33億元,實現凈利潤5700.63萬元,較2023年業績有所下滑。
目前仍處于輔導階段
申報稿顯示,新龍股份成立于2009年10月,注冊資金4500萬元,前身為山東新龍硅業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濰坊市壽光市。新龍股份主要從事涉氯和涉氫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雙氧水、三氯乙烯、氯化亞砜和三氯氫硅等,被廣泛應用于化工、造紙、印染、光伏等多個領域。該公司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經過多年發展,新龍股份已在行業內積累了較強的品牌效應,公司三氯乙烯產品被認定為山東省知名品牌產品。

據了解,新龍股份是國內領先的集研發、生產和銷售服務為一體的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產品提供商,可為客戶提供定制的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產品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該公司具有較強的研發創新能力,通過自主研發和工藝改進,其三氯乙烯熱裂解工藝、雙氧水流化床工藝等生產工藝技術具備較強的綠色循環優勢。
股權結構方面,截至公開轉讓說明書簽署之日,李通直接持有新龍股份63.89%股份,為新龍股份的控股股東;李法曾持有新龍投資41.31%股份,為新龍投資的控股股東;新龍投資持有新龍股份17.96%的股份,李法曾通過新龍投資控制新龍股份17.96%的股份表決權;李通為李法曾之子,李法曾與李通合計控制新龍股份81.85%的股份表決權,李法曾、李通為新龍股份的共同實際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新龍股份于2022年9月進行上市輔導備案,目前仍處于輔導階段。中泰證券披露的關于新龍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工作進展情況報告(第十期)顯示,“在本期(2025年1月至2025年3月)輔導工作中,輔導小組與公司結合市場形勢和公司實際情況,圍繞主營業務發展方向確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本輔導期內,輔導小組結合監管政策導向,與公司召開多次募投項目討論會,論證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輔導小組將持續協助公司完善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規劃。”
2024年業績下降幅度較大
財務數據方面,2023年度及2024年度(下稱“報告期”),新龍股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06億元、5.33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21億元、5700.63萬元;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0.52%、18.9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00億元、1.57億元。2024年度公司經營業績同比下降幅度較大。
進一步來看,報告期內,新龍股份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6.87億元和5.28億元,系雙氧水、三氯乙烯、氯化亞砜、三氯氫硅等產品的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7.32%和99.09%,主營業務突出。
2024年度,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23.09%。分產品來看,雙氧水、三氯乙烯和三氯氫硅收入均呈下降態勢,是導致整體收入下滑的主要因素。氯化亞砜和其他產品收入有所增長,但由于整體規模有限,增長幅度不足以抵消前述產品收入的下降,未能扭轉整體收入下降的局面。
報告期內,新龍股份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0.52%和18.93%。2024年度,受行業競爭加劇以及下游需求波動的影響,公司產品雙氧水、三氯乙烯、三氯氫硅毛利率下滑,綜合毛利率下降幅度較大。收入下降加之毛利率下降,導致公司2024年凈利潤大幅下滑。
新龍股份也表示,“隨著雙氧水、三氯乙烯、氯化亞砜、三氯氫硅等行業國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公司主要產品的市場價格也會隨著市場供需出現一定的波動,如果公司不能持續保持研發投入和提升在工藝技術、生產成本、市場占有率等方面的優勢,公司將面臨較大的市場競爭風險。”
此外,新龍股份主要產品之一三氯乙烯主要應用于第三代制冷劑 R134a的生產,根據《基加利修正案》的要求,我國自2024年起將逐年削減第三代制冷劑的產量,淘汰周期為20年,并對各生產廠家的產量實行配額制管理,各廠家只能在配額內生產制冷劑不得超產。雖然制冷劑實施配額制度對三氯乙烯需求的減少處于緩慢持續狀態,但仍將對三氯乙烯的需求產生長期抑制作用,公司三氯乙烯產品收入可能面臨逐漸下滑的風險。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企業仍需證明其盈利能力的可持續性,才能獲得投資者認可。”一位熟悉資本市場的投行人士表示,化工行業具有周期性特征,新龍股份若能抓住光伏等下游行業的發展機遇,優化產品組合,未來仍具備較好的成長空間。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