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青島節能環保裝備制造企業德固特(300950.SZ)披露關于籌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事項的公告,成為2025年上半年第1493家披露并購重組計劃的A股上市公司。
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1493家A股上市公司共計籌劃1984單并購重組計劃。其中,102單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相比去年同期的46單增長121.74%。從項目進度看,上述1984單并購重組計劃中,497單已成功落地,23單宣告終止,其余項目分別處于不同實施階段。
并購重組市場展現新氣象
A股并購重組市場在上半年展現新氣象,參與方更加多元、交易機制不斷革新,推動市場生態持續優化。
在參與主體方面,民營經濟力量加速滲透,民營企業成為并購重組的主力軍。Wind數據顯示,在上述102單重大資產重組中,民營企業作為參與方的有62家,占比超60%。
“并購六條”倡導支付工具多元化,促使上市公司在并購過程中的支付手段更為豐富。傳統的現金支付不再是唯一選擇,發行可轉換債券、采用換股吸收合并、引入產業基金等創新支付方式逐漸普及,顯著增強了交易方案的適應性與可操作性。
例如,陽光諾和(688621.SH)5月6日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通過發行股份及可轉換公司債券方式購買江蘇朗研生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權,并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信邦智能(301112.SZ)5月7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可轉換公司債券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標的公司控制權,交易各方就此次交易已達成初步意向。
值得一提的是,“雙創”板塊并購重組活躍度顯著提升。上述102單重大資產重組中,科創板上市公司作為參與方的有18單,占比17.65%;創業板上市公司作為參與方的有29單,占比28.43%。而去年同期披露的46單重大資產重組中,71.74%為主板公司,科創板和創業板公司合計占比僅26.09%。
此外,聚焦主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并購仍是絕對主流。其中,半導體行業成為本輪并購熱潮的熱門賽道。
例如,6月9日晚間,海光信息(688041.SH)、中科曙光(603019.SH)雙雙公告披露換股吸收合并預案。交易方案顯示,本次交易的具體實現方式為海光信息換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即海光信息向中科曙光的全體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交換該等股東所持有的中科曙光股票。本次換股吸收合并完成后,中科曙光將終止上市,海光信息將承繼及承接中科曙光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
海光信息表示,其作為存續公司將整合吸收合并雙方資源,鞏固和擴大存續公司在國產算力產業的積淀,推進算力產業融合發展和國產化進程,進一步推動國產芯片在政務、金融、通信、能源等關鍵行業的規模化應用,在數字中國戰略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動我國信息產業健康發展。
30只魯股首次披露并購計劃
山東方面,今年上半年,A股山東上市公司作為參與方的并購重組事件共108單,其中,30家山東上市公司作為競買方首次披露并購重組計劃。
6月16日晚,渤海汽車(600960.SH)公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披露擬購買的北京海納川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旗下4家公司股權的詳細情況。對于此次交易,渤海汽車頗為看好,“交易完成后,將提升渤海汽車的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水平,有助于公司進一步拓展收入來源和提升盈利能力。”
6月4日晚,山東飼料龍頭企業邦基科技(603151.SH)公告,公司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Riverstone Farm Pte.Ltd.所持有的山東北溪農牧有限公司、山東瑞東偉力農牧有限公司、山東鑫牧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瑞東農牧(利津)有限公司、瑞東農牧(山東)有限責任公司、瑞東威力牧業(濱州)有限公司100%股權以及派斯東畜牧技術咨詢(上海)有限公司80%股權。
邦基科技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上市公司實現從單一的飼料生產加工企業向飼料加工與生豬養殖一體化企業轉型,實現養殖產業鏈條的延伸,提高產業上下游協同效應。
值得注意的是,資本市場的并購熱潮不止于上市公司參與,體量較大的企業也憑借資金與戰略眼光,積極收購上市公司,布局資本市場。
2月,海爾集團頻頻在資本市場出手,接連收購兩家上市公司,分別為新時達(002527.SZ)和汽車之家。2月16日晚間,新時達披露,公司控股股東將由紀德法變更為青島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有限公司,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紀德法、劉麗萍、紀翌變更為海爾集團。2月20日晚,汽車之家公告,海爾集團子公司CARTECH HOLDING COMPANY擬收購公司2.01億股股份,約占公司已發行普通股的41.91%,對價約為18億美元。
資料顯示,新時達的核心優勢是基于算法和軟件的控制技術,主要業務分為電梯控制產品及系統業務、機器人產品及系統業務、控制與驅動產品及系統業務。汽車之家則是國內三大汽車行業垂直網站之一,于2004年籌建,2005年6月1日正式上線,并于2013年在納斯達克上市,2021年實現港股上市。
市場參與熱情有望持續攀升
在今年政策強調簡化審批、提高效率的原則下,審核速度持續提升,2025年上半年,A股并購重組已完成的項目數量已經超過2024年全年。隨著政策支持力度逐漸增強,并購重組項目釋放將進入明顯的活躍期。展望未來,在多重因素共振下,A股并購重組活躍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自2024年“并購六條”發布以來,多項配套政策陸續推出,放寬支付方式限制、優化審核流程、試點“小額快速”通道,大幅提升并購效率。今年5月,中國證監會正式對外公布實施修訂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在簡化審核程序、創新交易工具、提升監管包容度等方面作出優化。
證監會負責人在日前召開的2025陸家嘴論壇上表示,證監會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不斷完善上市公司全鏈條的監管制度安排,抓好“并購六條”和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落地。政策信號的釋放為并購重組市場發展錨定新坐標,展現出監管層以制度創新促進市場能級躍升的清晰路徑。
在中泰證券投資銀行業務委員會副主任、山東投行總部總經理閻鵬看來,“在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下,大量上市公司業務面臨翻新和升級,并購活動將長期伴隨企業發展。我們也可以非常樂觀地估計,跨行業并購案例將會有所增加。在技術方面有含金量的企業,應該會變得炙手可熱。”
北京銀行總行投資銀行事業部總經理孫悅也表示,“傳統行業內部資源整合和轉型發展,以及科技企業培育新質生產力,將是未來并購重組的主旋律。”
中金發布的研報顯示,“我們認為,未來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或更多地以產業并購為主線,無論是同行業還是跨行業并購,均以產業整合、產業升級、產業發展為主要目標。對傳統產業來說,可以通過并購實現轉型升級及產業鏈整合,提高產業的智能化和數字化水平,提升產業的集中度水平。對優質科技創新企業來說,則可以通過并購獲取關鍵技術、人才和市場資源,加速創新成果的產業化,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化重構。”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