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省司法廳在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局、省市場監管局等相關單位協作支持下,加快推進“魯執法”平臺的建設和部署應用。在今年10月底前,實現平臺全面上線運行。在年底前初步實現平臺與各自建系統全面對接,匯聚形成行政執法全量數據,發揮統計分析、輔助決策等作用。
“魯執法”平臺總的建設目標是,充分利用全省數據資源優勢,建設成覆蓋省市縣鄉四級7000余個執法主體、涵蓋所有行政執法領域、供全省行政執法人員和監督人員使用的一體化平臺,推動行政執法案件全過程網上辦理,行政執法全要素網上管理,行政執法監督工作全方位網上開展,行政執法數據充分匯聚、高效應用,實現全省行政執法與監督全流程數字化運行、管理和監督。
當前,“魯執法”平臺主體功能已基本研發完成,主要包括三大模塊。
涉企檢查模塊。自2月底正式上線運行以來,全省各級行政執法機關依托平臺開展涉企行政檢查,初步形成了“事前備案、計劃匹配、掃碼入企、全程記錄、事后評價”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平臺注冊用戶28萬人,累計登錄127.29萬人次;已依托平臺開展入企檢查15.1萬次,完成檢查15.1萬次,通過聯合檢查等方式壓減入企1.1萬次。平臺收到企業對入企行政檢查的反饋評價信息2.36萬條。
智能辦案模塊。將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為納入網上運行,幫助執法人員精準、規范、高效辦案,有效減少違法執法行為的出現。比如,平臺根據案件事實能夠智能研判構成的違法行為,自動推送適用的法律依據,自動生成行政執法文書,并為執法人員提供同類案件的裁量建議,幫助執法人員依法辦案,促進準確定性、過罰相當,避免類案不同罰。
執法監督模塊。為充分發揮行政執法監督作用,目前已開發了幾種功能:執法辦案預警功能。平臺針對辦案過程中出現的程序缺失、超期、處罰結果不符合裁量基準等問題設置預警模型,及時提醒執法人員,便于及時糾正問題。行政執法案卷智能評查功能。將行政處罰案卷評查依托平臺開展,可以實現68%的評查指標智能評分,通過“智能評查+人工復核”相結合方式,大大提高案卷評查效率。
大數據分析和輔助決策功能。通過對行政執法辦案情況、執法人員履職情況、執法事項運行情況等進行多維度分析研判,便于總結規律,發現突出問題,提升監督針對性。
下步,山東將持續完善行政執法監督功能,構建檢查頻次異常、過罰不當、類案不同罰等智能監督模型,提高執法問題發現率,不斷提升執法監督智能化水平。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