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企業要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自2021年11月獲批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以來,濟南全力打造科創金融體系,不斷強化科技金融支撐,助推新質生產力培育和發展,“科創+金融+產業”的融合模式逐步走向縱深。
經濟導報記者獲悉,截至目前,濟南市共有科技金融機構62家。其中,經山東金融監管局認定的科技支行20家,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科技支行累計服務科創企業近4000戶,科創貸款余額394.31億元,約占全市科創貸款余額的13.3%。
跨過科創轉化“天塹”
自2021年11月獲批全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以來,濟南市充分發揮先行先試優勢,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緊密結合、協同發力,持續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質效、服務能級,推動科創產業與金融活水雙向賦能、互促共進,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邁出扎實一步。出臺了“科創金融十條”,創設50億元的“央行資金科創貸”、20億元的“央行資金科創貼”、20億元的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不良貸款項目最高補償本金損失的50%。

濟南市委金融辦副主任朱洪權在7月3日濟南市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2021年11月獲批建設全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以來,濟南市聚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建立了“專營機構支撐、專屬產品支持、專項政策引導、專家團隊服務、專門板塊培育、專業載體聚焦,人才團隊可作價、信用數據可定價、知識產權可估價、科創企業可評價”的“六專四價”工作體系,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尤其是以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建設為抓手,著力提升科技金融服務專業化水平,取得了顯著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科技金融機構62家。其中,經山東金融監管局認定的科技支行20家,科技金融專營部門6家,科技金融特色機構36家。20家科技支行針對科創企業“四高一輕”(高技術、高成長、高風險、高收益和輕資產)特點,提供定制化金融產品和服務,有效緩解了科創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科技支行累計服務科創企業近4000戶,科創貸款余額394.31億元,科創貸款余額占本支行對公貸款余額的25.1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92個百分點。
山東金融監管局普惠金融處副處長李增亮表示,2023年,山東金融監管局聯合工信、科技、人行等部門在全國率先制定了《山東銀行業保險業科技金融機構建設指引(試行)》,推動提升科技金融專業化服務水平。
同時,引導銀行機構聚焦科技企業信貸需求,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研發推廣“科創研發貸”“科創e貸”“專精特新設備購置貸”等科技信貸產品,持續優化科技企業信貸服務。
截至5月末,銀行機構為濟南市高技術產業企業發放貸款1177億元,較年初增加178億元,增長17.8%。推動保險機構搭建多樣化的科技保險產品體系,提供覆蓋科技企業研發、生產、銷售等各環節的全維度保險保障。今年前5個月,保險機構累計為濟南市科技型企業和科技活動提供風險保障1942億元。
滿足科創企業個性化需求
金融場景創新能夠針對特定產業或企業開發定制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從而高效解決科創企業融資難題?萍贾性撊绾伍_展場景創新,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對此,建設銀行濟南泉城支行行長譚慶華認為,科創企業的成長周期長、風險高、輕資產化特征明顯,傳統信貸模型難以精準評估它們的核心技術價值和未來發展潛力,單一依賴銀行信貸也難以滿足其多樣化融資需求。因此,科技支行要打破以產品或服務創新為核心的固有思維,聚焦特定場景中的用戶需求,通過產品、服務的重新組合或突破,解決該場景下的具體問題。

如率先應用了“脫核鏈貸”,不再硬性要求核心企業擔保,依托數字信用穿透與智能風控建模,科創企業憑借訂單數據即可獲得授信,資金周轉效率大幅提升;核心企業回款加速,不斷擴大生產規模;訂單數據積累沉淀為新的增信憑據,為科創企業進一步融資獲貸提供保障。
同時,首創“銀保共擔貸”,分擔創新風險。科創企業在固定資產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少,更多依賴無形資產、品牌價值、知識產權、人力資源等非物質性資產來創造價值,這也導致科創企業缺乏有效抵押物,無形中提高了企業獲得信貸的門檻。對此,建設銀行濟南泉城支行創新推出“銀保共擔貸”,引入保險公司和銀行共同分擔風險。該筆業務是建行系統內全省首筆銀保共擔業務,真正做到了“銀行敢貸、企業能貸”。
此外,針對發展潛力大的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建設銀行濟南泉城支行積極實踐“債投聯動貸”。業務關鍵在于,把企業受投資人青睞的股權價值、產業鏈地位等“軟實力”,合力轉化為銀行能夠識別的信用。這標志著銀行正從單純地提供貸款服務,向提供“股貸債!钡木C合金融服務邁進。
在談及科技支行如何創新并用好創新科創金融專屬信貸產品,為科創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這一問題時,齊魯銀行科創金融中心支行行長張裕強表示,要想為科創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首先在客戶準入和識別方面,就要有單獨的標準,幫助精準判斷企業情況。比如,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識別并根據科技型企業的成長評價,實現對企業精準識別及生命周期的劃分,并對客戶做好長期評價及分類、分層的管理。
同時基于對科技型企業不同生命周期特點的分析,圍繞不同科技創新領域、不同科技創新階段,以不同業務場景下的金融需求為著力點,立足科技型企業發展特點和成長規律,運用系列金融解決方案,依托總行推出的多款創新業務,積極響應科創企業個性化需求。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見習記者 賈義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