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山東省政府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解讀《山東省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下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謀劃了未來三年全省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成效、實施路徑和支持政策,并提出,到2027年,全省機器人制造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培育產值超20億元的機器人制造領軍企業3家以上等目標。

隨著信息化、工業化不斷融合,以機器人科技為代表的智能產業蓬勃興起,成為現時代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標志。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發展,切實發揮工業門類齊全和應用場景豐富的特色優勢,持續加強規劃引領和政策支持,推動全省機器人產業穩步增長,部分產品和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截至2024年末,山東全省擁有機器人上下游企業200余家,全年實現營業收入近300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5%。今年1—5月,全省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72.4%。目前,全省年營收過億元的機器人企業突破50家,在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減速器、智能控制等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涌現出一批龍頭骨干企業,帶動全省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有效提升了產品的智能化水平與市場競爭力。
《行動計劃》共分為總體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三大部分,謀劃了未來三年全省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成效、實施路徑和支持政策。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機器人制造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培育產值超20億元的機器人制造領軍企業3家以上,布局建設覆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四大領域的創新中心和平臺,機器人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和發展質效明顯提升,打造全國機器人研發制造增長極和應用新高地。
而為了達成上述目標,《行動計劃》還提出了技術創新、主體培育、產業集聚、場景拓展、要素支撐等5大任務,并提出了相關保障措施。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行動計劃》注重一體化推進,形成對機器人產業發展全維度、全周期的支持體系;注重前瞻性布局,推動資源要素和創新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注重梯度化培育,形成梯度培育、梯次成長的良好生態。
下一步,山東將在應用場景拓展上持續發力,深耕危險崗位替代、智能巡檢、監管執法、應急救援等全領域應用;開展機器人創新創意競賽,征集場景應用新構想,打造場景創新生態;支持全省博物館、藝術館、旅游景區、校園植入機器人元素,推動機器人走進群眾生活。
“相信隨著各類政策紅利和場景紅利的持續釋放,山東將加快成為全國機器人應用的新高地。”上述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人表示。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