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三連漲”后終于迎來下跌。
7月15日,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如期打開。經濟導報記者獲悉,7月15日24時將下調汽柴油零售限價,其中汽油每噸下調130元,柴油每噸下調125元。折合升價,92號汽油每升降0.10元,95號汽油每升降0.11元,0號柴油每升降0.11元。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王蘆青表示,本計價周期,OPEC+達成超預期增產協議,美國針對全球的關稅問題再起,這兩點明顯利空原油價格,但是市場擔憂中東問題,美國可能限制歐洲某國的石油出口,導致底部支撐明顯,原油價格呈現區間震蕩走勢。

從供應端看,雖然OPEC+大概率將在8月和9月維持較大增產力度,但美國可能對俄羅斯采取新的制裁舉措,潛在供應風險仍有增強的可能性,可能給油價帶來利好支撐。不過,俄羅斯表示將在8—9月補償今年OPEC+配額的超產部分,進一步強化了短期看漲預期。
從需求端看,目前美國夏季出行高峰仍在推進,傳統旺季提振燃油需求,需求季節性利好延續,此外市場對美國關稅談判的擔憂情緒也出現緩解。不過,各大機構對需求前景的看法仍偏悲觀,需求方面或改善有限。
需要注意的是,沙特8月將向亞洲運送約5100萬桶原油,創兩年多來最大單月出貨量。但長期看,OPEC最新發布的《2025年世界石油展望》中下調2026年—2029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測,主因亞洲需求放緩。
IEA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石油市場或許比看起來更加緊俏,為滿足出行和發電需求,煉油廠夏季加工量觸及高峰提振了需求。盡管供應緊張,但IEA仍上調了今年的供應增長預期,同時下調了需求增長預期,這意味著市場將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
7月14日,高盛投行上調了對2025年下半年油價預估,理由是存在供應中斷的風險、經合組織 (OECD) 國家的石油庫存下降以及俄羅斯限產。2025年下半年布倫特原油均價料為每桶66美元,較此前預估上調5美元;美國原油均價將達到每桶63美元,較此前預估上調6美元。但對2026年國際油價預估保持不變,布倫特原油均價預估為每桶56美元,美國原油均價預估為每桶52美元。

今年以來,國內油價已經歷13輪調整,為“六漲五跌兩擱淺”。本輪調價過后,將變為“六漲六跌兩擱淺”。
本次調價對于私家車主和物流企業來說成本將小幅降低。以油箱容量50升的普通私家車計算,此次調價后,私家車加滿一箱油將節省5元左右;按市區百公里耗油8升的車型,平均每行駛100公里燃油費用節省0.8元左右。對滿載50噸百公里油耗40升的大型物流運輸車輛而言,平均每行駛100公里燃油費用少花4.4元左右。
展望后市,美國傳統燃油消費旺季仍在,供應端風險并未消除,基本面存在一定支撐。下一輪成品油零售調價窗口將在7月29日24時開啟,預計上調的概率較大。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