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職業技能競賽現場
近日,自然資源部召開“十五五”自然資源保護利用規劃專家座談會,就“十五五”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工作的主要目標指標、重大戰略任務、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工程項目,聽取專家意見建議。座談會提出通過強化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和執法監管,以促進資源高效利用。
山東一直重視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和執法監管。就在7月8日至10日,以“提升調查監測技能,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支撐自然資源管理”為主題的職業技能競賽在青州舉辦。競賽主辦方、山東省自然資源廳表示,將以本次競賽為契機,扎實做好督查監測工作。
自然資源監測監管大有可為
在座談會上,9位專家代表先后發言。其中不乏中國科學院院士,以及省級自然資源廳負責人等重量級專家,他們結合各自研究領域和工作實踐,提出了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專家認為,“十五五”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劇,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對自然資源科學管理與保護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進一步加快自然資源各領域深度融合,在保障發展、保護生態、維護資源安全等方面發揮更為關鍵的作用。因此,要堅持一致性和差異性相統一,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創新自然資源要素保障,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要堅持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相結合,強化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和執法監管,建立健全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促進資源高效利用。要堅持制度和技術相統一,在加強自然資源基礎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上持續用力,提升自然資源科技創新能力,用人工智能賦能自然資源治理智能化轉型。
會議強調,“十五五”時期是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做好規劃編制至關重要。自然資源系統要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的階段性要求,科學謀篇布局,圍繞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耕地保護、礦產資源保障、海洋科技、測繪地理信息、生態保護修復、自然災害防治等重點領域,謀深做實重大戰略任務、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工程項目,高質量推進“十五五”自然資源各領域專項規劃編制工作。要把“十五五”自然資源保護利用規劃編制當作重構自然資源管理體系的契機,聚焦新變化新需求,統籌推動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礦產資源、海洋經濟、基礎測繪、林草、地質調查等專項規劃編制。要堅持開門編規劃,匯眾智、聚眾力,切實提高規劃研究的前瞻性、實操性,希望專家學者多建睿智之言,全程參與規劃編制并促進落地落實,相關司局要積極吸收采納,把智慧力量轉變為推動自然資源事業發展的成效,努力編制對地方有價值,對行業有引領,既“接天線”又“接地氣”的“十五五”自然資源保護利用規劃。
提升監測技能支持資源管理
一直以來,山東十分重視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和執法監管工作。
就在7月8日至10日,山東省“科技興魯”職業技能大賽2025年全省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職業技能競賽在青州成功舉辦。競賽主題是“提升調查監測技能,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支撐自然資源管理”,競賽項目主要結合城市國土空間監測工作開展。
本次競賽由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和山東省總工會聯合舉辦,由省國土測繪院、青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承辦。全省各市在開展初賽的基礎上選出17個參賽集體、50名參賽個人參加決賽。通過政策理論筆試、地理信息采集外業操作、調查監測演講等方式評選出各比賽項目的一二三等獎。
經過激烈角逐,山東省國土測繪院等9家單位獲地理采集員集體獎;劉石棟等15人獲地理信息采集員個人獎;李舒暢等9人獲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管理人員個人獎;聊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7家單位獲優秀組織獎。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方面表示,本次技能競賽不僅是檢驗職工技能水平的試金石,是發現和選拔技術精英的重要平臺,還是職工切磋技藝、學習交流的重要平臺。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將以本次競賽為契機,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增強政治意識、使命意識、主人翁意識,扎實做好督查監測工作。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