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記者 周凌峰 孫忠濤 煙臺報道
9月9日凌晨,煙臺海陽東方航天港的燈火劃破夜空,捷龍三號遙七火箭搭載11顆衛星直沖云霄。這是山東近一個月內完成的第二次海上發射。
“截至目前,山東已經累計保障了18次海上發射任務,將115顆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9月10日至11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在煙臺海陽舉辦“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系列現場記者見面會“‘鏈’出新業態”專場,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軍民結合推進處處長王超表示,山東不是航天大省,但山東擁有工業基礎比較雄厚、門類比較齊全的優勢,通過海上發射為牽引,向商業航天的產業鏈上游去拓展。目前,山東以海上發射為核心牽引,全省商業航天產業集聚效應持續凸顯:煙臺聚焦海上發射組織與火箭配套制造,濟南主攻衛星研發與地面設備制造,青島側重測控服務與海洋遙感應用,三地已初步形成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集群格局。
記者注意到,雖然山東在商業航天領域起步較晚,但山東用獨有的產業優勢已然交出了一份“星空答卷”。
全產業鏈條覆蓋優勢顯著。在核心產業環節,山東實現了從火箭到衛星再到配套的全鏈條布局。火箭制造領域,已落地3型固體火箭、2型液體火箭總裝項目,以及2個發動機制造項目、3個關鍵結構件制造項目。其中山東長征火箭、東方空間、星河動力等龍頭企業,均已具備年產50發固體火箭的產能規模。衛星產業領域,省內14家單位累計發射衛星73顆,正在建設的濟鋼集團紫薇衛星生產線,投產后將實現年產100顆500公斤級衛星的能力,進一步壯大山東省衛星制造實力。配套產業領域,重點推動航天電子、特種材料、推進劑、高精度緊固件等關鍵領域提質升級,成功培育出航天科技513所、威海拓展纖維、青島智騰科技、煙臺東方藍天鈦金等一批行業領先的配套企業,為全產業鏈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服務保障支撐能力堅實有力。在發射服務保障上,東方航天港集團擁有國內唯一的海上火箭發射專用船舶,且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的專業指導與支持下,已初步組建起一支系統完備、經驗豐富的專業發射保障隊伍,可高效應對各類海上發射需求。在試驗驗證保障上,山東的商業火箭發動機試驗設施規模與能力位居全國首位,目前已在濟南、煙臺、德州、泰安等地建成9個試車臺、12個試驗工位,不僅能充分滿足省內企業的試驗驗證需求,還可服務周邊地區相關產業,為商業航天產業實現高頻次發射、批量化生產、高安全性運行提供了關鍵保障。
王超表示,今后山東將繼續錨定打造國際領先商業航天產業基地的目標,持續強化創新驅動、完善產業鏈條、提升保障能力,推動山東商業航天產業向更高質量發展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