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導下,保險資金入市步伐加快。
2025年的中報顯示,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五大上市險企的股票投資金額合計達18464.29億元,較年初增加4118.58億元,增幅達28.71%。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2025年二季度末,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達36.23萬億元,同比增長17.39%。險資配置股票資產力度繼續加大,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險和財產險公司的股票余額為3.07萬億元,上半年凈增加6406億元,同比增幅達47.57%,股票配置余額較一季度末增長8.92%。
同時,今年以來,估算險資凈流入股票規模與新增保費收入關聯性明顯上升。興業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國有保險公司績效評價辦法持續優化,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政策環境逐步改善,險資入市駛入快車道,按照下半年新增保費同比增速5%估算,預計下半年險資仍將增配A+H股票3000億元至4000億元。
以2024年9月中央金融辦、證監會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為始,監管部門持續引導保險資金、社保基金、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公募基金等中長期資金進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從市場影響來看,險資的加速入市為資本市場注入了“壓艙石”般的長期增量資金。作為典型的長期機構投資者,險資具有資金規模大、投資周期長、風險偏好穩健的特征,其配置邏輯更注重企業長期價值與行業發展潛力,而非短期市場波動。這種投資屬性不僅能有效緩解市場短期非理性波動,還能引導資金向優質企業、重點產業聚集。
從行業層面看,險資加大股票配置力度,也是保險行業自身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近年來,隨著利率環境變化與居民保障需求升級,傳統依賴固定收益類資產的盈利模式面臨挑戰,而權益資產成為險企提升長期收益、匹配長期負債的關鍵抓手。險資入市的“雙向利好”逐漸顯現:既為資本市場提供資金支持,也為保險行業自身盈利穩定性注入動力。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