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段式”分時電價,不只個人消費者受益
讓電費賬單“瘦身” 為電網運行“減壓”

●山東從2021年起,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建立并實施“五段式”分時電價機制。所謂“五段式”,就是將一天之中的24小時分為尖、峰、平、谷、深谷五個時段,根據不同季節、不同時段的電力供需情況,實行差異化的電價政策,尖峰電價最貴,深谷電價最便宜,引導電力用戶盡量在用電高峰時段少用電、低谷時段多用電

濟南市民張艷梅自從用新能源汽車替換了油車,養車費用大減。日前,她向記者展示了今年以來養車的電費賬單:除了2月、7月、8月采暖、制冷需求大,當月充電200度、花費80元電費以外,其余月份充電量基本在110度左右,電費在50元以內。總需700多塊錢就可以跑一年。而以前開油車的時候,她每個月至少要加兩次油,每月的油費就要小一千元。
張艷梅的省錢秘訣,不僅僅是用電替代油,更在于掌握了電價的峰谷規律錯峰充電。在晚上“谷段”充電,一度電只要0.385元;在春秋冬季的中午“深谷段”充電,一度電只要0.222元。
山東從2021年起,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建立并實施“五段式”分時電價機制。所謂“五段式”,就是將一天之中的24小時分為尖、峰、平、谷、深谷五個時段,根據不同季節、不同時段的電力供需情況,實行差異化的電價政策,尖峰電價最貴,深谷電價最便宜,引導電力用戶盡量在用電高峰時段少用電、低谷時段多用電。
2021年,山東在工商業領域開展“五段式”分時電價試點,2023年、2024年又陸續將“五段式”分時電價擴大至居民電動汽車、農業生產領域。
以居民電動汽車充電樁的電價政策為例,受生活習慣影響,個人電動汽車車主會習慣于在下班后進行充電。此時正好與晚高峰重疊,疊加了晚高峰的用電緊張狀況。針對這一供需“矛盾”,山東對個人充電樁單獨設置23點至次日7點為谷段。谷段電價低至每度0.385元,在部分月份的11點至14點設置了深谷時段,深谷電價低至每度0.222元,僅為尖峰時段電價0.888元的四分之一。
以一輛電池容量60度的新能源汽車為例,如果車主不選擇采用分時電價,則每次充電費用33.3元,按每周充電一次計算,全年電費1731元。選擇分時電價后,如選擇在中午的深谷時段充電,充滿一塊電池的費用為13.32元;選擇在低谷段充電,電費為23.1元;選擇峰時段充電,電費為35.1元;選擇尖峰時段充電,費用則攀升至53.28元,不同時段的充電費用差異最高可達39.96元。還是以每周充電一次計算,如充電集中在深谷時段,則年度充電成本可控制在600元左右;如充電集中在晚上的谷段,電費一年1201.2元左右,均明顯低于不采用分時電價的花銷。
推行“五段式”分時電價機制,受益的不只是個人消費者。
在農業生產領域,林木種植、糧食初加工等企業可通過調整作業時間,降低電費負擔。比如泰安市寧陽縣一家生態農業公司,該公司主營苗木種植,需定期灌溉1400畝樹苗,政策實施后公司將澆水時間從下午5點的高峰時段,調整至4點的平時段,只是提前1小時澆水,單次灌溉即可節省電費近300元。
在工商業領域,“五段式”分時電價的起伏更大,企業感受也更直接:高峰時段電價在平時段基礎上上浮70%,低谷時段下浮70%,尖峰時段上浮100%,深谷時段下浮90%,價格信號更加鮮明。以今年4月35千伏一般工商業電價為例,深谷時段電價為0.25元,低谷時段為0.35元,平時段為0.71元,高峰時段為1元,尖峰時段為1.2元。
坐落于廣饒縣大王鎮的山東力博利夫石油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石油鉆采專用設備及配件制造企業,由于鑄造環節耗能巨大,每個月用電都要超過100萬度。
力博利夫把耗能高的環節調整到谷時段,耗能低的環節放在平峰期。這樣算下來,每月節省用電成本20余萬元,能省出一輛小轎車的錢。
“五段式”分時電價除了能讓電費賬單“瘦身”,給企業和群眾帶來實惠之外,其目的更在于引導用戶削峰填谷、優化電力資源配置,不僅讓新能源消納“提速”,也為電網運行“減壓”。
近年來,山東新能源裝機規模不斷擴大,截至今年7月底,山東新能源裝機1.2348億千瓦,其中光伏裝機9130萬千瓦,電網中流淌著大量的綠電。新能源的特點之一就是間歇性強、波動性大,特別是春秋兩季,風電光伏季節性大發,新能源出力“午間高、夜間低”的波動特性尤為明顯,午間新能源消納難已成常態。
“五段式”分時電價通過在光伏大發時段設置低谷電價,價格最大下浮90%,用價格信號引導用電需求“追著”電力供給走,引導用戶主動調整生產時序,積極消納新能源發電。
2024年,通過分時電價引導,山東午間新能源消納能力增加約583.87萬千瓦,晚峰用電負荷轉移約225.51萬千瓦。不僅在午間消納更多光伏等新能源電力,還有效彌補晚高峰時段性供應缺口,支撐了今年我省成功應對迎峰度夏期間全網用電負荷72天破億、最高達1.3021億千瓦歷史最大值考驗。
從更長遠看,“五段式”分時電價進一步拉大電力峰谷價差,有利于激活調節側資源,構建源儲一體化協同體系。比如,山東將發電機組容量補償電價納入分時電價執行范圍,推動建立儲能電站“低充高放”的市場化運營模式。2021—2024年,全省新型儲能裝機年均增長549%,截至2024年底,全省新型儲能裝機717.7萬千瓦,位居全國前列。
。ù蟊娦侣劇ご蟊娙請笥浾 陳曉婉 劉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