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業正從傳統模式向數字化、智能化深度轉型。在我國,智能制造作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9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2025年度卓越級智能工廠項目”名單結束公示,全國共有274家工廠入選。作為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濰柴集團此次又有2家工廠入選,使得卓越級智能工廠數量達到5家,充分展示了濰柴在智能化轉型道路上的行業領先成就。


具體來看,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100-500馬力全系列動力換擋拖拉機智能工廠”能夠入選,在于該工廠從智能化生產到數字化管理,從精密工藝到高端產品,全面對標世界一流,開國內農機行業“智造”之先。

據了解,該拖拉機智能工廠通過“5G+工業互聯網”平臺將機加、裝配、物流等環節無縫銜接,生產線從第一道工序到最終檢測,通過智能管理系統與數字化設備,全程實現了高度智能化,裝配自動化率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高端智能農機制造空白。
而濰柴重機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大缸徑船舶動力全價值鏈柔性制造智能工廠”,憑借其在工廠建設、研發設計、生產作業、生產管理、運營管理五大領域的突出成果,成功入選。
據介紹,該工廠以數字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生產變革,將數智化深度滲透全價值鏈柔性制造各環節,持續推進生產裝備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改造,產品全生命周期數智化、工業機器人等先進技術實現提質增效,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數字動能。

工業和信息化部在2025年初曾公布了卓越級智能工廠(第一批)項目名單,共有235家企業入選,其中,同屬濰柴旗下的3家工廠入選,分別是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數據驅動的高端發動機智能工廠”,西安法士特高智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數據和AI驅動的重型商用車自動變速器智能工廠”,陜西漢德車橋有限公司的“新能源商用車車橋設計制造全流程一體化智能工廠”。
以濰柴高端發動機智能工廠為例,其是全球行業第一個發動機數字化無人工廠,加工自動化率100%,裝配自動化率80%,零部件物流配送自動化率100%,關鍵過程100%在線檢測,全過程綠色低碳生產,彰顯了中國高端裝備智造的硬核實力。

據悉,為深入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自2024年開始,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行動,建立“基礎級(市級)—先進級(省級)—卓越級(國家級)—領航級(世界級)”四級智能工廠培育體系。
而濰柴之所以在短時間內能實現5家企業入選“卓越級智能工廠”的成就,源于濰柴從2003年啟動信息化建設以來,通過“三步走”戰略實現跨越式發展。
據介紹,濰柴在信息化階段構建ERP、PLM六大平臺,成為國家“兩化”融合標準制定者;在數字化階段打造全球“燈塔工廠”,通過DCMM數據管理四級認證。
2024年,濰柴開啟了數智化新篇章,也是其“三步走”戰略發展的第三步,借助智能網聯、AI大模型等新技術,縮短研發周期,降低運營成本。
未來,濰柴將進一步推動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與落地實踐,持續拓展數字孿生、機器視覺、大數據分析、AI算法、智能在線檢測及關鍵場景數據等領域的探索與創新,加快推進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不斷引領高端裝備與先進制造行業的發展。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