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一日翻倍,次日腰斬再腰斬,市值單日蒸發超2000億港元!港股創新藥板塊9月16日上演的驚險劇情,將市場目光聚焦于股票代碼中帶“B”的特殊群體。
9月16日,港股市場見證了一場堪稱史詩級的股價過山車:藥捷安康-B(02617.HK)在早盤暴漲超50%后,午后突然閃崩,從歷史高點679.50港元急速墜落,收盤報192港元,單日跌幅高達70.83%。而這僅僅發生在此前一個交易日暴漲115.58%之后。兩天內,投資者既經歷了財富急速膨脹的狂喜,也品嘗了資產大幅縮水的震驚。

瘋狂行情,新股三日創造50倍收益神話
公開信息顯示,藥捷安康成立于2014年,總部位于江蘇南京,是一家專注腫瘤、炎癥及心臟代謝疾病的小分子創新療法的創新藥公司,今年6月23日才以13.15港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9月8日,藥捷安康被調入港股通標的名單。
9月10日,公司宣布其核心產品替恩戈替尼(TT-00420)合并氟維司群治療HR+/HER2-復發或轉移性乳癌的II期臨床試驗,獲得中國國家藥監局默示許可。
這一利好消息迅速成為股價啟動的導火索,而公司9月8日被調入港股通標的名單,更是為內地資金涌入打開了通道。
帶“B”標識,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特殊身份
藥捷安康-B名稱中的“B”后綴,是港股市場對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特殊標識。
根據港交所上市規則,帶有此標識的企業通常處于研發階段,尚未實現商業化盈利,投資風險顯著高于普通上市公司。
這些企業往往完全依賴技術突破或藥物獲批才能產生未來收入,股價對研發進展和監管審批高度敏感。
數據顯示,藥捷安康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0元,研發開支為9843萬元,管理費用為2747萬元,期內虧損達1.23億元——這是典型帶“B”企業的財務特征。
微小流通盤,股價劇烈波動的隱形推手
除了公司基本面因素外,藥捷安康-B此次股價劇烈波動的背后還有一個關鍵因素:流通盤很小。
根據公司招股書,在總股本3.97億股中,僅有1528.10萬股可供二級市場交易,占比不到4%。
小流通盤意味著少量資金就能顯著影響股價,容易產生暴漲暴跌的現象。這在港股市場的生物科技板塊中并不罕見,但藥捷安康-B的波動幅度仍然令人瞠目。
9月16日午間,公司已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確認交易價格及成交量近期出現異常變動,但董事會表示“概不知悉導致股份出現該等股價及成交量異常變動之任何原因”。
港股“B”標識,風險分層的投資者保護機制
港交所引入“B”標識機制旨在幫助投資者區分不同風險等級的企業。除了“B”代表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外,港股市場中還有:
“-W”代表同股不同權企業;
“-R”代表人民幣計價交易;
“-SS”代表合訂證券。這套后綴系統提供了明顯的風險提示,使投資者能夠快速識別公司屬性和潛在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港交所對創業板轉主板的公司已不再強制添加“B”標識,更多通過股票代碼區分(創業板代碼以8開頭,主板以0或1開頭)。
創新藥狂熱,資本市場追逐科學夢想的縮影
藥捷安康-B的暴漲暴跌不僅是單個股票的現象,更反映了整個創新藥領域的投資熱情與風險。
在最高點時,藥捷安康-B市值一度接近2700億港元,接連超過信達生物、中國生物制藥等老牌創新藥企,直逼港股創新藥“一哥”百濟神州的3000億市值。
這家總部位于江蘇南京的企業,專注于腫瘤、炎癥及心臟代謝疾病的小分子創新療法。其核心產品替恩戈替尼是一種多靶點激酶抑制劑(MTK),已在中美兩地開展多項針對膽管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實體瘤的臨床試驗。
市場對創新藥企業的熱情追捧,體現了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持,也反映了投資者對生物科技行業高成長性的期待。
市值大起大落的背后,是市場對創新藥企業估值模型的重新思考。
專業投資者關注的是研發管線成熟度、臨床進展階段和最終商業化可能性;而散戶投資者往往容易被短期漲幅吸引,忽略背后風險。
藥捷安康-B在公告中坦言:“公司交易價格及成交量近期出現異常變動”,卻無法解釋具體原因。這種情形在港股“B公司”中并不罕見。
投資者應當清醒認識到:創新藥投資≠賭博,看懂規則才能守住錢袋子。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財經研究員 臧波)
|